11月13日,工信部發(fā)布了第325批《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(yè)及產品公告》公示,在新增汽車生產企業(yè)清單一欄顯示,同意特斯拉(上海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特斯拉”)設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(yè),這意味著,特斯拉作為獨立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(yè),正式獲得工信部核準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。這也讓特斯拉成為繼北汽新能源、云度新能源、江鈴新能源、長江汽車、知豆汽車、前途汽車、合眾新能源、金康新能源、國能新能源、江蘇敏安、國金汽車之后第12家通過工信部公告管理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(yè)。
2019年1月7日,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(一期)剛剛舉行開工典禮,10月23日,第一輛國產版Model 3便已經下線。
當年建廠,當年開工,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工廠以超級速度向前飛奔,就連馬斯克本人都對中國的高效率感到驚訝。當然,這其中與中國政府一路綠燈的支持密不可分。
但這次的“綠燈”卻讓不少業(yè)內人士為國內車企感到不平,相比理想汽車收購力帆、愛馳入股江鈴等,國內新勢力曲線借資質可謂費時費力費資源,而特斯拉的國產化道路似乎太過順利。
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在目前中美關系微妙的時候,對特斯拉項目的積極推進可以看做是對美的示好,在經濟大環(huán)境走弱的情況下,這樣的選擇也能理解。